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弘文书院召开“理解教育·行走的思政课”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大会

5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弘文书院“理解教育·行走的思政课”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大会召开。珠海校区副教务长、培养办主任孙波,砺行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刘林,文理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马晓伟,弘文书院院长刘新会,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弘文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治国,弘文书院副院长张莉,以及书院全体教师、寒假社会实践队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弘文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沈淑珍主持。

2025年寒假期间,弘文书院250余名师范生围绕“探究基础教育现状,坚守教育初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感悟教育之道”“探寻科技赋能教育,启迪智慧教学”“探家乡‘心育’之路,察师者‘育心’之行”“学子归乡探遗风,师者启智传文明”“青春守护‘童心’,关爱陪伴成长”六个类别,组成68支队伍,足迹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200个实践单位,在社会“大课堂”多元场域中感知真实的教育需求,在躬身实践中领悟教育的深层价值。实践活动被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全网总阅读量超10万。

寻根铸魂:在田野课堂中淬炼“四有”师者初心

“探究基础教育现状,坚守教育初心”专题实践队深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陕西省安康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的乡村中小学和社区,围绕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理念、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等方面,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观察“三位一体”调研模式,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并提出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青年方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感悟教育之道”专题实践队梳理当地基础教育的历史脉络,对话基础教育工作者,解锁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密码,提炼一线教师最打动人、最具吸引力的细节,撰写《教师“画”册》,并打磨形成系列精品宣讲课程,持续深化实践成果。

05164.png

破壁创新:以科技与文化助力教育新范式探索

“探寻科技赋能教育,启迪智慧教学”专题实践队深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基地、科技馆等地,探究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方式,调研中小学的虚拟实验室等科技教育设施配备、信息化教学实践、馆校联动情况,并总结出科技赋能运用于教学的一般规律。此外,部分实践队队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小科学实验的演示环节,深度体验“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学子归乡探遗风,师者启智传文明”专题实践队探索非遗传承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机遇,用镜头记录傣族织锦技艺、土家族摆手舞、烙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介。结合地域特点及非遗文化,设计出“寻根土家·传承之美”“在非遗美食中品鉴文化精髓”等特色校本课程,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育心护童:用心灵寻访与真情陪伴践行师者担当

“探家乡‘心育’之路,察师者‘育心’之行”专题实践队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地开展调研,从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配置、学生心理压力状况、教师“育心”能力、家长认知、心理健康活动实效等维度,调研当地学校心理育人现况。因地制宜设计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情绪交换机”互动游戏等特色活动,帮助学生疏导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青春守护‘童心’,关爱陪伴成长”专题实践队深入福利中心与乡村小学,开展对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精准帮扶行动。实践队精心构建“心理+体育+美育”三维育人体系:通过“人际关系”等心理探索课程滋养心灵,羽毛球等体育课程强健体魄,水墨吹画等美育实践陶冶情操。同时,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精心设计“福”字书写大会、春节礼仪课堂等特色年俗活动。在这场有温度的教育实践中,同学们以专业素养诠释教育初心,用满腔热忱践行育人使命,让希望的星光闪耀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每一颗被温暖的童心,都在书写未来的答案。

弘文学子在寒假社会实践中以“理解教育”为目标,在基础教育调研中触摸教育变革的脉搏,在教育家精神寻访中感悟师范报国的初心,在科技融合探索中预见未来教育的图景,在非遗传承实践中赓续文化育人的根脉,在心理健康服务中传递人文关怀的温度,在留守儿童关爱中诠释陪伴成长的意义,形成了“调研-分析-行动”的教育实践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