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乐育书院在木铎楼A216举行了师范生2022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暨2019级学生教育实习政策解读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未来教育学院院长郑国民和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向本琼主讲,乐育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兼副院长闫虹庚主持,北京师范大学2008级公费师范生校友齐腾达老师受邀出席会议。乐育书院辅导员及90名师范生代表线下参与会议,其他无课学生线上观看会议直播。
郑国民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主题,为学生讲述“思政第一课”。他结合自身14年师范求学、24年师大任教的经验,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思考教师的价值与意义,并从“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教学充满智慧以及专业发展之路”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感悟。最后,他从“全面发展、合格公民、有效生活、终身学习”四个角度为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寄语未来教师:在不断超越自我中走向成功。
郑国民老师授课
齐腾达老师以“我的困惑与成长”为题,分享了九年教学经历,他从开始的迷茫与困惑到排除层层困难直至突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笃定教师信念。齐老师用“干一行,爱一行”与大家共勉,并号召同学们一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做出更大的努力。
齐腾达老师分享经验
向本琼从多个方面对教育实习政策作了全面细致的解读,引导同学们做好学业生涯规划,不断努力成长为未来合格教师。
向本琼老师作解读
现场人员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对教育实习政策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未来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更加明晰。
21级思政张怡然同学表示,她收获满满,感慨颇多。郑老师用自身的求学从教经历诠释了一位好老师应具备的情怀和素养,让她切实感受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义,更加坚定了她作为未来教师的理想信念。
21级历史学赵予莳同学表示,讲座中“作为老师,应该有对新事物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令她印象深刻。她认识到,未来教师需要有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格局”,从更宏大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行为。
21级汉语言文学杨钰蕾同学表示,齐腾达老师坚定的从教信念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热爱教育事业,在毕业后信守诺言,前往生源地深耕,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师范生的她,心中触动很大。
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曾钰焮同学表示,经过本次政策解读,她深刻地认识到了即将要步入实习的路途,工作之路并不遥远,应当珍惜当下,不断提升自己,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期在实习进程当中取得较好的成果。
同学们线上观看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上好“大思政课”的总体要求,加强乐育书院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师范生理想信念和从教信念,保证2019级师范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