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首页 本科生教育

地理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专业建设主要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一级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居于全国地理学首位,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地理学2A+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首轮一流学科评估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作为“培优”学科开启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具备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条件和实力。

l 在全国首批评选中,率先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l 2021年底,是全国唯一通过师范专业三级认证的地理科学专业

l 全国七个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一、专业定位

地理学是研究陆地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区域系统的分布格局、变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的一门基础学科。地理科学是在地理学一级学科目录下设立的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专业关注自然界中的水、土、气和生物的变化规律,同时关注人文、经济要素,包括人口、产业、交通、文化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等。专业面向综合的研究对象、复杂的变化过程、多元的形成机制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强化经典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强调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力求打造具备综合思维、综合实践、自我持续成长能力的专业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是21世纪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为基础的专业。专业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直接为区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专业利用系统性思维的优势,可以为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等重大问题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对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等重大行业需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学科贡献。

“地理作为中学教学科目之一,承担着普及人地协调观、开展地理国情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接基础教育师资的社会需求。


二、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主要培养两类人才: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四有好老师。

地理科学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备宽厚的地理学基础,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地理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具备开阔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突出,能够胜任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人才。

本专业同时培养师范生。培养目标是:基于现代地理科学发展、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尚师德,掌握教育规律与先进教学理念,具备扎实的地理科学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专业发展能力,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够成长为地理教学与学科教研骨干,并在地理基础教育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卓越教师。


三、培养规格

学制:4年。学分:155学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在科学素养培养与地理学专业能力系统训练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地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通过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等通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成为遵守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

2. 扎实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能整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地理信息科学的知识体系。

3. 通过数理化、信息处理和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遥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信息处理、空间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以解决地理学相关应用问题。

4. 通过课堂教学和多层次室内实验及野外实习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现象、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具备将在野外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用于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5. 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识别、欣赏、解读不同的地域自然和文化特征。

6. 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适应发展的愿望和信念,具备主动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更新知识的意识;具有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充分理解地理学专业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与社会意义,培养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意识。

图片1.png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

l 自然地理学课程:地质学基础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与生态系统,土壤地理学;

l 人文地理学课程: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与文化地理学;

l 地理信息科学课程: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实践,GIS空间分析;

l 区域地理课程: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

l 地理教育课程:地理学教学论,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自然地理课程室内实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人文地理综合实习,GIS综合实习,遥感综合实习,以及本学科技术性课程所含有的实践环节。


五、师资队伍

地理科学的专业建设,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一体两翼”整体战略,依托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共同建设,师资力量雄厚。除在珠海校区常驻的二十余位专业教师之外,还有北京校区的数十名教师共同参与建设。

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一半以上具有境外学习或工作背景。50%以上为教授,其学科背景以地理学、生态学为主。

教师队伍中,数名教师拥有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人才等人才称号,还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并在广东省聘任20余位校外导师,兼职指导学生学业和实习实践。


六、教学条件

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教材:本专业教师近年新编、修订教材近20门。

实习实践条件:

珠海校区已经建成气象观测站,GIS(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实验室,地质-植物标本观察实验室,标本展览室,仪器分析实验室,以及植物-土壤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多套国内外先进教学设备。

共享河北承德丰宁坝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基地、上海及江苏东山人文地理实习基地,并筹建广东省丹霞山、鼎湖山野外实习基地等,完全满足地理科学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主建的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共建的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个省部级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科研及学业深造的高平台。在地表过程、资源生态、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定量遥感等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微信图片_20221011161024.png

学生开展植物-土壤实习

微信图片_202210111610241.png


学生赴加拿大开展人文地理实习


七、学生就业

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培养。年招生人数约120人。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国家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的学生,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协议就业。其他普通专业学生,以国内外继续深造为主(约60%及以上),还有20~30%到党政机关、国有及民营企业等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