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理学院心理系邀请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陈英和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教学中的差异化设计与实践——以发展心理学教学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系主任伍新春教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伍新春教授在致辞中强调,珠海校区高度重视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持续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次讲座旨在通过陈英和教授多年教学心得和教学成果的总结分享,鼓励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和技能,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陈英和教授从教40年,荣获数十项教育教学类表彰和奖励。本学期,她为珠海校区心理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智力发展心理学新进展》课程,该课程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誉,同时被推荐为全校教学观摩课。在讲座中,陈教授首先深入解读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并提出了“尊重学生特点,着力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课程设计理念。
她强调,课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当代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上的需求,同时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陈教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以《发展心理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差异化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她具体讲解了如何为本科低年级、本科高年级、学术硕士生、专业硕士生以及慕课课程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陈英和教授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习目标、课程前后衔接以及学生的发展潜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差异化课程设计。她提出不同的设计模式与框架,并展示了相关案例,包括课堂研讨的照片和学生学习收获的感言。在这些实例中,陈教授对教学的热忱与追求卓越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她进一步指出,信息化时代为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教师应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增强信息化素养,直面挑战,持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陈教授总结认为,做好教育教学需要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使命感,即将教师的工作视为一项社会责任;二是努力具备四项条件,即扎实深厚的知识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饱满的教学热情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陈英和教授以自身经历激励心理系全体教师,“坚守初心,教书育人,立足讲台,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的神圣使命。”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多位青年教师表示,陈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听后受益匪浅,备受启发与鼓舞。在互动环节中,陈教授针对几位青年教师提出的教学疑问一一给予具体指导,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伍新春教授在总结中指出,陈英和教授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为青年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讲座在热烈、欢乐与感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