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教育情·珠海行”教育融合发展研修营在珠海校区举办

12月4日至7日,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精神,着力推动粤港澳地区教育创新与人才高地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办“教育情·珠海行”感知海峡两岸暨港澳教育融合发展研修营。珠海校区国际教育事务长、粤港澳文化与教育交流中心主任陈曦,湾区国际商学院院长孔英,以及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凤凰书院、粤港澳文化与教育交流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开营仪式。本次研修营由珠海校区粤港澳文化与教育交流中心组织,精心策划了丰富的主题活动,涵盖名师讲座、校园参观、历史文化体验、师生互动交流以及科技企业考察等,吸引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以及暨南大学4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珠海校区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邱月、暨南大学四海书院带队老师刘佳伟,还有营员代表澳门籍学生王智璇和“优师计划”学生代表刘霄林,分别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活动的热切期待和美好憧憬。

孔英教授以《低碳经济、碳中和与粤港澳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过去二十年全球面临的气候挑战,同时分享了碳排放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和国内发展情况。他还强调,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碳发展道路上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活动中,营员们参观了珠海校区,实地感受了校园环境规划与环境育人目标相结合的教育实践,重点考察了弘文书院,深入探究“双院协同”育人机制,详细了解师范生培养成果,并深入理解北京师范大学立足国家发展战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理念。其间,营员们实地走访了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珠海高新区科技创新展示厅以及金山创想馆,通过多维度的参访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与前沿科技的交融碰撞。

本次港澳台学生的研修营活动成功举办,为港澳台青年搭建起深入了解内地教育与文化的桥梁,促进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融合。青年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围绕各地教育体系的特色与差异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分享与对话,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增进港澳台学生对内地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次研修营不仅加深了港澳台学生对内地教育文化的认知,也为未来的教育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粤港澳文化与教育交流中心未来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教育创新与交流,培育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强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