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珠海校区组织开展春季学期实战化应急疏散演练

2月23日下午,为进一步树牢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护自救能力,检验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在理工综合体6号楼举行了春季学期实战化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演练由珠海校区党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党委保卫工作办公室、物业、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办公室等多个部门联合组织,300余人参与其中,包括师生、安保、消防维保、物业服务人员及学生安全委员会志愿者。通过“理论+实训+沉浸”模式,构建了三维安全教育体系。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总务长金洋,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宁少林出席活动。

演练筹备阶段,党委保卫工作办公室创新制定了《三维度应急响应方案》,并通过桌面推演、动线预演、角色定位等环节,确保了“预案-执行-反馈”的闭环管理。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办公室同步开展专题培训,重点围绕危化品管理、设备操作规范和火场逃生技巧等核心模块。特别为实验室管理员和物业安保人员设计了定制化课程,并建立岗位能力画像,构建了“人防专业化+技防智能化”的双轨防护机制。

02241.png

下午3时,演练准时开始。理工综合体6号楼突发火情,实验室616室因设备过热引发火警,浓烟弥漫中警铃骤响。参演师生立即启动了“报警-疏散-自救”的应急程序:实验员精准执行“三报告”机制(报位置、报险情、报人员),灭火组在90秒内携专业装备抵达火点,疏散组按“低姿捂口、扶墙快行”的标准引导撤离。全程用时3分28秒,成功实现了人员全部转移、火情完全扑灭、设备得到全面保护。

02244.png

0245.png

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在广场集合区进行总结点评,指出演练中的不足,并强调师生应将救援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肌肉记忆,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临危不乱。通过此次演练,师生 、员工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疏散技能,还为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