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珠海校区结业

11月3日,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该项目既是农业农村系统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与农民致富增收的关键抓手。历经16天的沉浸式学习、实践性探索与深层次交流,100名来自宁夏五市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顺利完成全部培育任务,带着前沿理念、务实技能与优质资源,即将重返塞上江南,开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人事与老干部处一级调研员赵健,宁夏回族自治区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创业创新科科长沈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等领导专家,100名宁夏“头雁”学员及校区师生代表共130余人出席仪式,张琦教授主持结业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主持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在温情满满的总结视频中拉开序幕。十分钟的影像里,浓缩了16天培育的点滴瞬间:从10月19日学员们跨越2000公里从宁夏奔赴珠海的满怀热忱,到开班仪式上“头雁”旗帜交接的责任传承;从政策解读课堂上的专注记录、案例研讨时的思想碰撞,到港珠澳大桥前的家国情怀、科技企业里的求知若渴;从破冰活动中打破隔阂的欢声笑语,到资源对接会上坦诚务实的合作洽谈。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学员们的成长与蜕变,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学思践悟的满满收获,让现场所有人重温了这段跨越山海的学习之旅。

宁夏“头雁”学员观看总结视频

学员代表发言环节,来自银川、吴忠、固原、石嘴山、中卫五市的11位学员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训感悟。他们中有深耕生态农业的企业管理者,有引领合作社发展的致富带头人,有投身特色养殖的实干家,虽来自不同领域,但都饱含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赤诚与担当。银川市学员代表聚焦生态农业、数字化及农文旅融合分享了实践调研的感受;吴忠市学员代表围绕特色种植提质、畜牧产业升级、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话题分享了感悟;固原市学员代表结合当地实际,分享了如何借鉴大湾区全产业链发展经验;石嘴山市学员代表表示要把学到的政策分析、数字农业技术、品牌建设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中卫市学员代表希望积极搭建宁粤产业合作桥梁。11位学员的发言朴实真挚、干货满满,既有对培训内容的深刻领悟,也有对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更有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责任信心。“我们不仅要自己发展好,更要当好‘传帮带’的使者,把学到的理念、方法分享给更多乡亲,让‘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效应在宁夏的田野上充分显现。”这句话表达了全体“头雁”的共同心声。

学员代表发言

在热烈的掌声中,仪式进入证书颁发环节。赵健、李家永、张琦等领导和老师共同为“头雁”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手中的证书不仅是对16天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国家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的期许,寄托着宁夏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进行优秀学员证书颁发仪式,经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25名表现突出的“头雁”学员。他们在培育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积极互动、调研中主动探索、研讨中乐于分享,展现出优秀的综合素养与责任担当。

学员获颁结业证书合影

优秀学员获颁证书合影

赵健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结讲话。他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为本次培育辛勤付出的北京师范大学各位领导、老师致以诚挚感谢。赵健调研员回顾了本次培育的丰硕成果,对学员们在培育期间展现出的好学深思、求真务实的良好风貌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持学以致用,把培育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二是勇于创新突破,用创新思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三是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四是加强联系交流,让“头雁”队伍成为助推宁夏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人事与老干部处一级调研员赵健在结业仪式上作总结讲话

为表达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16天来精心培育的诚挚感谢,宁夏“头雁”学员代表赠予一面书写着“北师珠海传经授道 智育头雁引领振兴”的锦旗。李家永、张琦代表中心接受锦旗。这面锦旗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它见证了北师大与宁夏“头雁”的深厚情谊,山海协作的温情与乡村振兴的决心在现场交融。

宁夏“头雁”学员代表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赠予锦旗

最后,李家永向全体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并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头雁”项目是北师大发挥智库优势、链接大湾区资源赋能西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校地协同育人、东西协作发展的成功探索。他郑重承诺,北京师范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与智库资源,为各位“头雁”提供长期支持,建立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聚焦枸杞、滩羊、葡萄酒等“六特”产业开展专项研究,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推动学员项目与大湾区市场、技术、资本精准对接。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永在结业仪式上作总结致辞

随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已经起步。16天的培育虽已落幕,而“头雁”们的振兴征程才刚刚开启。本次宁夏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不仅为宁夏培育了一批“懂产业、善经营、能带动”的骨干人才,更搭建了宁粤两地产业协作、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坚实桥梁,成为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将持续跟进学员返乡后的产业发展情况,落实各项后续支持举措,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宁粤——北师合作,让这场跨越山海的“头雁”培育项目,在宁粤两地结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