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世界冠军讲坛暨第二期“优师计划”第二课堂举行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珠海校区乐育书院协办、乐育书院学生会承办的第十五讲世界冠军讲坛暨第二期“优师计划”第二课堂在珠海校区举行。奥运冠军惠若琪以“女排精神,薪火相传”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她从女排精神的“溯源与传承”“磨砺与成长”以及“坚守与奋进”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女排的辉煌历史,并分享了自己作为运动员的成长经历。

惠若琪回顾了中国女排的光辉历程,特别是1979年至1986年间,女排五连冠的传奇成就。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激烈较量,成为女排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凭借坚强的意志力逆转局势,最终夺冠,开启了女排的辉煌篇章。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中国女排尽管主力缺阵,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翻盘,继续诠释了女排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延续。

12172.png

接着,惠若琪讲述了自己从省队到国家队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经历了无数艰辛的训练和比赛后,如何逐步体会并传承女排精神。她提到,尽管伤病困扰并且曾面临诸多挑战,她始终没有放弃。“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一团队精神成为她克服困境、不懈追求梦想的动力。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尽管伤病复发,惠若琪依然选择坚持,最终帮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奥运金牌,书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退役后的惠若琪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走进乡村学校,带领孩子们参与排球活动,传播女排精神。她的行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排球的乐趣,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力量。她鼓励青年在各自领域追求梦想,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讲好中国青年故事。

12173.png

讲座结束后,惠若琪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的提问。在谈到如何面对紧张情绪、如何设定人生目标以及如何应对失败时,惠若琪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12174.png

问:第一次站上世界舞台,您的感觉是怎样的?

答:第一次穿上国家队队服参加国际交流赛,是与古巴队的对抗。当时非常紧张,终于等到了上场的机会,我拼命做高抬腿、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对于我们运动员来说,通常会通过大声喊叫或专注于技术动作来减轻上场前的焦虑。今年,我第一次解说奥运会时也感到紧张,依然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我希望大家在面对紧张状态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方式。

12175.png

问:您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吗?未达成小目标时又如何解决失落感?

答:人生规划需要有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小时候刚开始打球时,我并没有把成为奥运冠军作为明确目标,但我一直有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承担责任的心态。我的建议是,同学们可以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这些目标,避免设定过高或过低的标准。达成小目标时的成功感,会坚定你迈向下一步的决心。如果有时候未能达成小目标,不必过于沮丧,可以调整目标设定的方式或形式。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做好阶段性总结能帮助建立信心,从而事半功倍。

12176.png

问:面对决赛时的压力,您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

答:真正进入关键比赛时,我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基本的事情上,比如技术动作,或者专注于下一个要注意的细节。我会用简单的语言提醒自己。在奥运会这样的赛场上,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所以保持好的心态尤为重要。比如,在小组赛输给塞尔维亚之后,我在决赛时反而能更好地调整心态,每赢得一分都是超值的。更重要的是,前辈们留下的女排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底气,尤其在比赛紧张、困难重重时,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念。同时,心态对技术发挥的影响巨大,我信任平日里的训练成果,有了充分的准备,心里就更有底气,能够保持平常心应对挑战。

12177.png

惠若琪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内涵,也为大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本期世界冠军讲坛暨“优师计划”第二课堂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惠若琪的经历与智慧将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