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和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等共同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文理学院研究生团队获得“康复机械手脑机接口协作控制赛项”特等奖。
由文理学院系统科学系研究生章倩(队长)、龙裕坤、赵帮洁、郑星航和唐绍华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文理学院心理系闵锐博士、曾科博士和巴西圣埃斯皮里图联邦大学Arnaldo Leal Junior博士的指导下参与了极具技术挑战性的“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康复机械手脑机接口协作控制赛项”,以初赛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决赛,并在决赛中以29秒98的优异成绩荣获该赛项特等奖(全国冠军)。
“康复机械手脑机接口协作控制赛项”高度模拟了残障人士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康复机械手完成复杂协作任务的过程。该赛项锁定在“脑电信号解码的准确性”“脑——手协同控制的流畅性”两大核心挑战:参赛者需佩戴脑电帽,通过注视特定视觉刺激或进行运动想象来产生脑电信号,这要求团队采用高效的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实时、精准地将微弱的脑电活动转化为有效的控制指令;解码后的指令需用于控制机械手臂完成协作搭积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机械臂控制算法的精确性,更关键的是实现人(脑)——机(械手)之间高效、流畅的闭环协同配合。整个过程的算法优化与系统集成能力是制胜关键。面对上述双重挑战,参赛团队凭借在系统科学、心理学与神经工程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优势,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展现了校区学子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跨学科协作实力。
世界机器人大赛是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10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被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本届世界机器人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的6000余支赛队10000余名精英现场对决。
“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竞赛方向,着重围绕脑机接口在典型领域的应用发展,期望通过竞赛持续发掘和培育脑机接口创新人才,推动解决脑机接口技术链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中的痛点和难点,进一步展示脑机接口技术的优质创新成果,促进脑机接口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