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综合新闻

广东教育大会大家谈|楚江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召开之际,南方日报发表《教育高质量 砥砺向未来》特刊。在 《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大国良师”》一文中,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授楚江亭受邀在“大家谈”栏目中就“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表观点。

0b63bb3edf14e6ff6382849af7a6e697-10835308.jpg

楚江亭表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广东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力量不断壮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楚江亭表示,广东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需要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师教育与培养、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广东“新强师工程”的实践?”

楚江亭:“广东省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取得可喜成就,全方位举措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积蓄了澎湃动力。 从整体上看,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凸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优秀教师培养成效突出,教师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研队伍力量显著增强。从现阶段的教师队伍结构来看,一方面,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幼儿园教师、高中教师学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善劳动、思政、信息技术、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短缺的状况,更好地满足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各学科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能够看到,如今一些教师的行动研究做得有深度、有声有色,出现了一大批新思路、新模式、新成果,这与广东各地的中小学普遍开展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共同教研等举措密不可分。再看广东的乡村教师队伍,优秀青年人才、部分城区教师主动要求到乡村学校任教。可以说,乡村教师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进一步落实,有效扭转了乡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局面。”

南方日报:“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广东还有哪些短板弱项?”

楚江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广东教育发展的短板。随着人口增长、教育规模扩大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部分地区、学科和学段仍然存在师资短缺的情况,如一些新兴学科、特殊教育领域师资不足等。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乡村学校,年轻教师补充困难,教师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在乡村学校,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相对短缺,个别学校难以配备齐全各学科教师,仍然要引起重视。此外,教师学历职称还有提升空间。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乡村学校,高学历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有地区及学校职称评定标准和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过于注重论文、课题等,对教育教学的重视不够。”

南方日报:“如何更好地补齐这块短板?”

楚江亭:“我关注到,广东一直在行动,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和对口帮扶,重点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等,系列举措增加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但短板的补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仍然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师教育与培养、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等。当前,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帮扶力度,继续推进“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定标准,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发展情况,减少对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的过度依赖。建议适当增加职称评定的名额,尤其是向基层一线和乡村教师倾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学成果展示等,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师培养方面,可以强化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轮岗,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积极参与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当然,乡村教师的工资、生活补贴、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要持续加强力度,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教师周转房,提供交通、通信等方面的补贴,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相关链接:

南方日报: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大国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