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射线束技术与能源材料实验室启动揭牌仪式暨“2021年交叉学科论坛——核技术应用与氢能技术发展分论坛”在励教楼举行。十九大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柳卫平,中国中车珠海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林,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丰收,中山大学中法核学院院长王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辐射技术研究所常务副主任王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刘静玲,院长助理葛凤翔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廖斌主持。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浙江、安徽的专家学者、企业界领导以及部分博士后、在读研究生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韦蔚致辞中祝贺实验室正式启动,并勉励实验室要结合珠海校区的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道路。
欧阳晓平、韦蔚、张丰收、华青松为实验室启动揭牌。
揭牌仪式上,欧阳晓平、阮双琛、柳卫平、陈林、张丰收分别致辞,祝贺实验室正式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射线束技术与能源材料实验室)与珠海中车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
作为 “2021年交叉学科论坛”的分论坛活动,与会人员从核技术以及氢能技术领域新的研究动向和技术成果、工程技术领域的教育思路及其方式创新、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加速器建设以及最新的科研成就、核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经验及其实践到双碳目标、氢能技术的发展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欧阳晓平院士在分论坛演讲
阮双琛校长在分论坛演讲
柳卫平副院长在分论坛演讲
华青松主任在分论坛演讲
在下午举行的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上,结合射线束技术与能源材料实验室的未来发展,以张丰收 “奋进60载—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演讲为先导,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北京市科研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同与会的领导和来宾就各自开展的科研活动进行了互动交流。
张丰收院长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会上发表演讲
射线束技术与能源材料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及其所属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立足珠海校区助力学校“一体两翼”战略目标实现为宗旨、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开发为核心内容、以产学研和成果转化为主线,打造“高水平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由十九大中央候补委员欧阳晓平院士担任,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特聘(A类)专家华青松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在实验室启动建设期将重点围绕离子束技术和氢能技术两个方向开展工作。未来实验室还将逐步导入其它开发方向和技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