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7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变革八大重点领域,集中展示1386项教育创新成果,全面呈现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

志愿者合影
作为教博会的重要支持力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保障工作。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校区团委迅速响应、靠前部署,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志愿者招募、培训与管理,共招募894名本研学生,包括本科师范生201人、留学生11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772人次。校区团委构建“普通志愿者—骨干志愿者—带队教师—校区团委—组委会”五级联动管理体系,层层压实责任、高效协同,并从中遴选百名优秀学生担任骨干志愿者,协助带队教师开展组织协调,切实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举办动员大会与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围绕通用礼仪、沟通技巧、应急处置和会务服务等内容对志愿者进行全面辅导,提升志愿者综合素养,为教博会顺利举办提供坚实人力与组织保障。

教博会期间,珠海校区的志愿者们活跃于展馆展区、开闭幕式、嘉宾接待等9大岗位组别28个具体项目,在8场主题展演、59场工作坊及47场高端论坛中提供全流程、高质量服务。他们以专业的讲解、温暖的微笑和高效的协作,从引导咨询到动线协调,从秩序维护到应急响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师大学子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成为教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精彩瞬间
未来教育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本硕衔接公费师范生杨礼淮已是第二次参与教博会志愿服务。从初次参会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从容解读教育成果、传递育人理念,他完成了从“观展者”到“教育讲述者”的蜕变。在与一线教师和乡村教育实践者的深入交流中,他深受乡村STEM公益项目的启发,立志将教博会所见所思带回未来课堂,做教育创新的“传薪者”,以微光点亮教育的旷野。

杨礼淮 未来教育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会同书院2024级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张异在教博会现场真切感受到“AI赋能教育”正从理念走向落地。他认为,优秀的教育AI不应止于技术堆砌,而应成为“懂教育”的合作伙伴,精准识别教学中的实际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他期待未来的AI能化身“看不见的助教”,不仅分析学习轨迹,更能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真正实现“为人赋能”的教育愿景。
|
张异 会同书院2024级人工智能专业 |
乐育书院2022级英语(优师计划)专业师范生董诗焕即将回到家乡云南腾冲任教。对比两届教博会,她欣喜地发现家乡教育从“单块展板”发展为“两校独立参展”,实现了从“跟跑”到“发声”的跨越。此行坚定了她扎根乡土的决心。未来,她将把教博会中汲取的数字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新理念带回家乡,开发具有乡土温度的课程,搭建优质资源桥梁,守护教育公平的初心。
|
董诗焕 乐育书院2022级英语(优师计划)专业 |
来自俄罗斯的国际学生、凤凰书院2025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LEVANIUK VITALINA(中文名维塔茗)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建立信任。她以微笑与眼神搭建情感桥梁,在互动中融入中国教育创新的脉动。她坚信,教育是激发潜能、连接未来的纽带。“我愿做教育浪潮中的一滴水珠,”她说,“将这里的见闻与思考带回世界,让教育之光跨越国界,照亮更多孩子眼中的星辰。”
|
LEVANIUK VITALINA(维塔茗)(右) 凤凰书院2025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
南海之滨,盛会虽已落幕;南国北师,使命始终在肩。本届教博会期间,北师大珠海校区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服务能力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赢得组委会与各界嘉宾广泛赞誉。他们用细致入微的行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心系教育、勇担使命的志气与担当,也彰显了北师大的育人成果与服务国家教育发展的自觉追求。
|
志愿者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