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会同书院主办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在书院二层东侧大厅举行启动仪式,为期一个月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仲佳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会同书院执行院长虞立红,会同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王学松出席启动仪式,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仪式。仪式由会同书院院长助理肖胜利主持。
启动仪式现场
仪式活动上,会同书院学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刘卉青全面介绍了书院学科交叉育人成果及“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安排。她表示,基于交叉融合的学生组织体系和“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书院开展了导师团队指导和导师入驻咨询、学生科研助理推荐、“会同杯”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及“朋辈研学”项目等创新举措,支持同学们提升创新素养与社会竞争力。本次活动涵盖创新成果展示、赴高科技企业研习、“朋辈研学”交流、赴港澳高校学习、“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生论坛等活动,欢迎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勇当创新主力军。
学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刘卉青介绍活动安排
2023级数学专业学生陈锦凯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校两年期间跨学科学习和科研的成长体验。得益于“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他积极参与科研训练,担任科研助理,选修脑科学导论课程,跨学科组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加入人工智能研究院RAG系统研究等。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训练中,他收获了个人成长,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期待在书院本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中能够见证不同学科智慧的深度交融,迎来更多创意和思维的碰撞。
2023级数学专业学生陈锦凯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仲佳勇教授代表文理学院对本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表示,学科交叉是教育强国的战略支点,是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作为交叉育人生态的有力支撑,在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理学院的第一课堂专业培养与会同书院的第二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丰硕的学生竞赛成果印证了双院协同育人机制下“专业深度+跨界广度”的育人生命力。他指出,当下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科技发展迅猛,学子们应积极学习新技术,深化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培养跨学科思维,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做深耕专业、贯通文理的“T型人才”,应对未来诸多挑战。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院、书院的支持下,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中收获成长。
文理学院院长仲佳勇教授致辞
本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月”活动立足“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聚焦学科交叉融合,探索科技前沿和最新趋势,汇聚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青年学子,通过学术研讨、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助力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灵感,共绘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蓝图。
学生创新成果展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