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环境保护报《中国环境报》就珠海校区水科学研究中心黄浩勇院士团队研发的水质重金属电化学在线监测预警仪助力环境监管部门精准溯源、科学执法的成果进行了采访,并以《珠海以科技手段破解重金属监管难题》为题,于2023年3月30日在《中国环境报》法治版进行了专题报道。
为解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于2022年签署了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珠海市富山工业园区企业高度聚集,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含重金属废水难以管控的问题,黄浩勇院士团队基于在新加坡的前期研究工作,适应本土实际情况,原位提取并构建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对园区水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助力执法单位有效监管重金属,改善水环境质量并保障水质安全。新型重金属预警仪在珠海的成功试验,可为国产化生物在线预警监测设备的推广应用、产业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在珠海市富山工业园内的8台预警仪已经成为了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哨兵”,全天候守卫着园区内的水质。 “这就好比是高速路上的超速摄像头。”对于预警仪的作用,黄浩勇院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金生教授介绍说:“只要水中有重金属浓度超标,传感器就能捕捉到。”
富山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预警仪自去年安装以来,对富山工业园下游污水处理厂2021下半年与2022年下半年进水在线数据对比说明,对水环境质量起到了较好的改善作用。传统的在线监测功能单一,每种重金属都需要一台对应的仪器进行监测分析,且企业为了监测废水重金属浓度,往往需要配多台分析仪器,成本非常高。相比之下,预警仪可以一次性监测十几种重金属,大大节约了成本。
预警仪的成功应用得到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的认可,将为生态环境部门对重金属的管控提供抓手,协助执法人员精准打击违法行为。此举不仅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产生了很强的震慑效果,为重金属精准管控增加了安全保障。从珠海的实践情况来看,这套仪器在国内可以稳定运行发挥作用。在北京、江苏和湖南等地得到成功的应用,相信未来在重金属管控领域,该设备一定会发挥出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既关注科技创新突破,但更加聚焦于技术实用性、可推广性,通过问题带动科技创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对接本土需求,不断完善科技成果,校区将继续坚定“从问题凝练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贯彻落实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中国环境报》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