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专题新闻
首页 专题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建专题

科研办实设办联合党支部开展“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牢记使命担当、笃行不息”红色观影学习交流主题党日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增进对《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的学习与实践,科研办实设办联合党支部于11月11日开展了“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牢记使命担、当笃行不息”主题党日活动。首先集体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随后前往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交流学习。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由陈凯歌执导的全景式战争史诗电影《志愿军》系列的第二部。影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尊严,在临危受命的情况下,63军以2.5万人的兵力对抗近5万“联合国军”。在敌我力量和武器装备悬殊的条件下,他们毅然坚守、毫不退缩,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勇气,历经12个昼夜的激战,成功抵挡住敌军的数次进攻,在铁原战场上构筑起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最终,通过浴血奋战,志愿军将士们迫使敌人回到谈判桌前,彻底粉碎敌方企图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并消灭我军主力部队的阴谋,对于稳定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对抗美援朝历史的回顾和缅怀,更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观影过程中,全体党员同志都被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时而紧张屏息、时而感动落泪。电影中的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情节,都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气概和舍生忘死的决绝,给党员同志们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

江凯禧同志谈到:《志愿军:存亡之战》深入讲述了铁原阻击战的战略重大意义及其对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它不仅讲述了英雄们如何用生命捍卫和平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精神: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与危险,只要团结一致、下定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观影过程中,我被志愿军将士的英勇事迹和顽强意志深深打动,为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落泪,深刻体会到我国当前和平的珍贵和来之不易。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加坚强和无畏,决心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任佳欣同志表示,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影片中的志愿军战士们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深深打动。他们在战斗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面对强敌的猛烈进攻,坚守阵地,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勇气,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传玉,他背着木门挡子弹,为打开水库的阀门争取时间,最后壮烈牺牲。杨传玉不是个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是有血有肉、有恐惧、有牵挂的普通人,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将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用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去克服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

孙巍同志激动地说,当片尾曲《绽放》响起“我来不及告别,只听见风声召唤。等穿过这片荒野,理想就会实现。黎明前先握紧双拳,我已足够勇敢,别怕不能再相见,胜利了我们就回家……”字字入心,句句撼情。温柔的歌声、朴素的语言,这就是志愿军战士们不畏牺牲,誓死捍卫的好日子的味道。正如陈凯歌导演在谈拍《志愿军》系列电影的初心时所说,“我最害怕的就是这些人被遗忘,只要看过影片的人,能记住哪怕一个人物,英雄们就会永远不朽”。是的,英雄会永远被铭记,永远“活”在好日子的味道里。

观影结束后,全体党员前往我校党建结对共建单位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0,是一家专注于无人船艇技术研发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水域管理、海洋工程、公共安全、科技文旅等领域。云洲智能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新模式,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组建以研发党员为主力的“红色技术攻关小组”,在公司内发挥党员骨干带头示范作用。

支部全体党员走进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楼展厅,了解公司初创以来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云洲智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勇闯科技探索“无人区”,发展至今已经拥有无人船核心授权专利400多项,掌握无人船艇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均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及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云洲智能党群服务中心,支部全体党员随着一件件船模展示,再一次重温了我党一大的红船故事、渡江战役的小轮船“京电号”以及人民海军“以小艇打大舰”的解放万山群岛战役……

尽管硝烟已远去,但先烈精神不朽。我们要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团结奋进、为国奉献的强大动力,牢记使命担当、笃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