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年中,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大国博弈更趋激烈。经过十年探索聚力,“一带一路”倡议克服各种困难与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合作成果,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球化走向何处、全球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
2023-03-02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张强教授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Oceanic climate changes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Asia’s water tower”的重要研究成果,在亚洲水塔水循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3-02引力波与宇宙学实验室易竹博士等人依据原初曲率扰动能够产生原初黑洞以及诱导次级引力波的特点,结合现有的原初黑洞和随机引力波背景的观测数据,对小尺度上的原初曲率扰动进行限制(如下图),有效地弥补了原初曲率扰动在小尺度上观测限制的不足。
2023-03-01研究成果以“非线性合作网络崩溃的严格判据”(Rigorous criteria for the collapse of nonlinear cooperative networks)为题,于2023年2月27日被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接收发表,并被选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在期刊主页高亮展示。
2023-03-01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教授、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 (Grzegorz W.Kolodko) 2月20日在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上发表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持续军援乌克兰的巨额成本将转嫁给本国纳税人,使自身财政面临巨大挑战,且加重金融危机风险。他呼吁国际社会齐心做出外交努力,让俄乌早日实现停火与和谈。
2023-02-27近日,未来教育学院主办的第十四期未来教育国际沙龙系列活动在励教楼F301会议室举行,未来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2023-02-2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有关共识,12月9日,首届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主席泰国内政部共同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东盟灾害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
2022-12-22时值中德建交50周年,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中德人权发展论坛”于12月1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论坛以“突发事件应对中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为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汪明参加2022中德人权发展论坛并分享新时代中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就和进展。
2022-12-19近日,在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基于手机像素感知的柔性光纤可穿戴式呼吸心率监测仪研制》的支持和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闵锐老师的指导下,项目组成员2019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叶一帆基于项目的前期研究基础,进行了有关智能手机集成的液位和折射率监测的延伸研究。
2022-12-19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师大全校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为中小学培养更多的好老师,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北师大作为全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肩负为国家培养大国良师的重任,而我作为一名北师大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22-12-0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中国企业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些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中国的杂交水稻也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得到较为普遍的推广,大幅提升了相关国家的粮食产量;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直接带动了一些国家产品对中国的出口等等。
2022-11-04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2-11-04